願景
「彰往開來,化育菁英,師範拔尖,大學至善」,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秉持「新、本、精、行」之校訓,以「創新敎學、精實科研、學德兼備、扶助共好、優活校園、接軌國際」為持續追求的目標,朝「教研並重、學用合一」、「進德修業、務實務本」、「智慧永續、跨域國際」--知識、品德、教育兼備的真善美一流大學願景邁進。
定位
面對百年樹人的志業,彰化師大師生秉承「新本精行」校訓,砥志礪行、務實致用,除維持既有基礎優勢,並朝兼顧專業精進、力爭研究創新與產學雙贏等面向努力,以取得均衡發展;故以「教理科文工管社院,鼎新傳承;師範人文科學教育,揚飛寰宇」為自我定位,強調發展為各院系專業領域相互跨域展能之綜合大學,並據以發展特色,求實求新,兼顧教學、研究與服務均衡發展,培育具全人素養及跨領域專業職能之社會中堅人才。
具體作法
精進教學卓越,培育多元專業人才,強化就業競爭力
技術研究升級,提高研發能量
建置智慧綠能,健康樂活優質校園
深化校園國際化願景,厚植學生國際移動力
推行全人教育,實現自我願景
提升高等教育公共性,善盡社會責任
優質行政服務,建立活力團隊
辦學重點 教育願景
坐落於臺灣彰化縣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創於1971年,創校初始乃為提高中等學校師資素質、因應國中師資訓練工作並促進中等教育之革新,由台灣省中等教師研習會改制為「臺灣省立教育學院」,校訓訂為「新本精行」,設有職業教育學系、科學教育學系及輔導學系等三個學系,當時僅有進德校區。1974年起積極成立新學系、拓展寶山第二校區,朝向改制大學發展。1980年改隸教育部,更名為「國立臺灣教育學院」。其後持續增設所系,並完整接收了第二校區(寶山校區)之產權,開始進行規劃、建設各教學及研究大樓、宿舍等。其後經多年的積極努力與發展,於1989年改制為「國立彰化師範大學」,秉持「新、本、精、行」之校訓及「思維創新、篤實務本、術有專精、實踐力行」之學校精神標竿,以「創新敎學、精實科研、學德兼備、扶助共好、優活校園、接軌國際」為持續追求的目標,朝「教研並重、學用合一」、「進德修業、務實務本」、「智慧永續、跨域國際」--知識、品德、教育兼備的真善美一流大學願景邁進。
進德修業、務實務本
國立彰化師範大學,為台灣三所著名師範大學之一,於2021年適逢創校50週年,「大衍之年,鼎新傳承」,值此跨越50週年的重要關鍵年代,校務團隊的運作更肩負著承先啟後的重大責任,引領校務跟隨社會脈動持續前進,為邁向下一個50年之重要里程碑而努力。根據2024年10月15日之資料,全校學生共計8,624人(含國際專修部),屬中型國立大學;學士班占59.03%,研究生所占40.97%,其中在職碩士班15.12%遠超過公立大學平均9.05%;男女生比相近為51.41%:48.59%,比例均衡;教師方面,專兼任教師共590人,專兼任教師比為1.6:1,專任(案)助理教授以上占98.8%,具博士學位者以上占96.6%。112學年度生師比為22.85,師資優秀,領域豐富多元;行政單位包含6個處、4個室、8個中心,及進修學院共19個單位,下設42個二級單位。學術單位包含7個學院,下有21個學系、3個學位學程、41個碩士班、24個碩士在職專班及15個博士班。學生來源及註冊率維持穩定,近三學年度(2021-2023)全校新生註冊率均達95%以上,尤其學士班新生註冊率穩定維持99%以上。另根據教育部比對2023年就讀各校日間學士班1年級、2024年繼續就讀二年級的數字所公佈之「就學穩定率」,彰化師大就學穩定率為93.95%,位居公立大學第12。
教研並重、學用合一
彰化師大是彰化縣唯一一所國立大學,座擁進德、寶山兩校區,人文薈萃,承師資培育之優良傳統,敦厚學風,為我國基礎教育、技職教育、科學教育、語文教育、輔導諮商與特殊教育師資培育之重鎮。綜觀彰化師大發展之歷史淵源、傳統優勢與轉型成果,本校在維持師資培育優勢、力爭研究創新先機的努力下,業已取得均衡發展並形塑出專業特色。近年來,除原有的教育學院、理學院、技術及職業教育學院(111學年度更名為「科技學院」)等三個學院外,在政策支持下陸續增設文學院、工學院、管理學院及社會科學暨體育學院等四個學院。目前七個學院專業結構完整,並具校內跨領域整合的能量,巍然發展成為具有師資培育特色之綜合型大學。為建立各學院都特色亮點並結合社會發展趨勢,培養科技人文跨領域整合人才,彰化師大積極分析產業需求規劃系所轉型,並將「人工智慧及其應用」課程納入通識必修課,使各領域學生得以將專業領域與職場脈動結合。在師資培育方面,彰化師大培育師資生人數高居全國第二,學生參加教師資格考試通過率每年均超過八成,與全國相較名列前茅;因應師資生就業需求,近年並積極規劃開設課程培養學生在學期間即可同時具備本土語文、雙語及國家考試應試能力,提高學生競爭力以順利接軌就業市場。
在學術研究與產學合作層面,學校制定多項辦法鼓勵師生執行公私立部門研究與產學計畫,培育跨域應用研究的教師團隊,並透過特聘教授、傑出教師及特殊優秀人才等獎勵措施,致力孕育頂尖研發人才。另外,秉持服務社會回饋在地的精神,學校透過大學社會責任(USR)計畫,整合教育政策、產業動能、文化建設、資源與環境、生態保護等領域的力量,培育在地人才;為協助企業邁向工業4.0與能源轉型升級,學校籌組教師專業服務團隊,為企業提供精準專業的支持。透過上述努力,學校從111年至113年,產學計畫執行件數從77件增至122件,計畫經費從3,954萬元增至6,720萬元;以及攜手產業合作培育所需人才,於112年至113年辦理2個班次的產業學院,共招收47人,以及2個班次的產學攜手合作專班,共招收37人。
智慧永續、跨域國際
彰化師大位居彰化縣內,為我國發展綠能重鎮,日前與全球離岸風電領導企業沃旭能源合作推動綠能產業,於寶山校區建置設置全臺獨一百萬瓦級儲能示範系統及研究中心,為台灣首創;藉由規劃綠色智慧微電網以風力、太陽光電與儲能系統整合發展相關教學、研究與產學合作,實現綠能推廣,符應國家短中長期打造零碳能源系統關鍵技術發展規劃,為政府能原轉型政策培育重要人才,傳承特色永續之教育志業。
彰化師大在學術研究、智慧永續及國際交流等獲致卓越成效,近年積極招募優秀境外學子申請入學共享成果,包括新設工學院與理學院國際碩士學位學程、推動TEEP計畫延攬來臺實習,以及強化校企合作輔導留臺就業等;同時設置「國際窩」(International House)為境外生提供交誼空間,並開設多元華語課程,安排校外教學活動,將華語與在地特色結合,增進境外生對臺灣的瞭解,打造國際友善學習環境,使境外生逐年穩定成長,豐富校園多元文化。
另一方面,本校與歐、美、亞洲二十餘國近250所校院締結為姊妹校,包括知名學府如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、德國法蘭克福應用科技大學、日本筑波大學等,並與姊妹校合作,提供學生出國交換學習、實見習或修讀雙聯學位等機會,以發展自我,提升國際移動力,並藉由雙方師生交流,促進本校教研國際化與全球能見度。
依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(THE)世界大學排名資料,彰化師大在2024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(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)榮獲全球第401-600名、全國第14名、國立大學第10名的成績,其中SDG4「Quality Education優質教育」、SDG10「Reduced Inequalities減少不平等」勇奪全國第一,顯示傑出的治學成效已獲得國內及國際肯定。
「彰往開來,化育菁英,師範拔尖,大學至善」,彰化師大未來的發展方向,希望能達成師生共學、產學共榮、攜手共進、地方共好,結合產官學研,創新教學,建立特色,提供給教職員工生最好的學習、工作及教學環境,建立具有師範特色的優質綜合型大學。